close

  原標題:中國人權紀實?2013:丫口彞村的傳統與變遷
  國際在線消息(記者 羅來明):丫口村位於中國西南的雲南省楚雄彞族自治州。這裡風景秀麗,民族風情濃郁,處處顯露著深厚的彞族文化底蘊,是民俗保持完好的少數民族聚居地。
  海拔2130米的丫口彞村每年要迎來140天霜期,農作物產量低。多年前這裡曾是一個年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人民幣的窮山溝。直到2006年縣裡開始發展鄉村旅游,全村350多戶人家將自己的房子按彞族習慣精心裝飾起來,搞起了旅游接待,村民的收入才開始增加。
  50歲的周蓮英就住在山後的馬路邊,她嫁到村裡來已經30年了,如今一個女兒嫁出去了,另一個招了女婿在家。她本人每天帶帶孫女,到地里侍弄玉米、小麥,或是在馬路邊幫著女兒賣烤玉米。平常都穿著自己縫製、繡好的彞族服裝,這是出嫁前就學會的手藝,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也還是沒有荒廢。“一般的小姑娘都不會做這些了,只是在料子上繡繡花,花做好了家裡的老人家幫忙(做成一套)。”
  周蓮英和女兒的烤玉米攤子,每個月大約成賺4000多元人民幣。她家屋外院子里的大樹上,黃澄澄的一片全曬著玉米。自家的新鮮玉米烤完賣完了,就用曬乾的玉米跟山裡挑玉米出來賣的人家換。屋裡客廳兩邊擺著兩排沙發,電視機、飲水機和組合音響也都排列整齊,儼然一個現代化家庭。
  牆上卻特別地掛著兩隻月琴,桌上還擺著一個“彞族傳統文化傳承人”的牌子,原來周蓮英的老伴拉得一手好琴,也生就一口好嗓子,唱得了彞族傳統歌曲。附近村裡有紅白喜事,都請他去表演,記者到訪當天,他正在鄰村表演。由於傳承人的身份,老伴每月還可以從政府得到300元的補貼。
  在周蓮英看來,生活方式可以與時俱進,但那些處於彞族文化核心的習慣,是永遠不能改的,需要代代傳承下來。
  像大多數彞家一樣,周蓮英家的二樓是存儲糧食、放置各種農具的倉庫。二樓正對窗戶的牆上,擺著一個木架子,上面有兩個木刻的小人。周蓮英說,這也是彞族一個特有的習俗。“家裡的老人去世以後,要上山砍一段木頭,刻成木人供奉起來。家裡有大事或者每逢重大節日的時候,要向先人祈禱,再忙自己的事。”
  在重大的民族節日,自治州政府有指定假日,以表示對傳統的尊重和保護,方便人們舉辦、參與節日的慶典。對傳統村寨的維護,細節上還涉及到公廁的建設和指定垃圾的傾倒地點。對於建築風格、內部裝修等當地也作了一些引導性的規定。當地旅游部門的負責人段志剛介紹說,村裡只做引導,村民自己認識到其中的經濟效應,也就自發地將其傳承下去:“丫口村是發展特色旅游最早的村子,村民們如果想要蓋洋樓,每一家都有能力蓋,有些人家甚至有小汽車。但是我們引導了這個(保持民族特色的)觀點以後,他們從形式上就不會再建小洋樓了,觀念還是改變過來了。”
  星期五下午,陽光明媚,村裡最紅火的彞族風情飯店“彞人公社”還沒到最忙碌的時候,三個店里的姑娘坐在院子里,低頭弄著刺繡。陽光照在她們談笑的臉上,照在她們手中的奼紫嫣紅的布料上,似乎也照進了彞家人的未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aj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